关于做好2020年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编辑: 时间:2020.06.04 点击次数: 现将此文件转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文件要求,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格按照文件要求提供,于6月4日前统一报教育局教研室,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刘潘,电活:8800067,邮箱:liupan66066)163. com。 教科研函〔 2020〕9号 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做好2020年 各县区教研室,市高新区分局,市直各学校: 为做好亳州市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申报条件 > (一)凡我市教育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科研工作者、各 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人员,均可 申报亳州市教育科研课题。 (三)同一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课题,已承担市级规划 二、 申报要求 (一)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以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领域。申报人应根据《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印发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科研函( 2020 ) 7号)要求,准确把握课题实施的指导思想 和主攻方向;选题时要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 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力戒低水平重复研究。 (二)选题分为综合类、管理类、课程与教学类。各类选题 都要体现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 1. 综合类研究要密切关注我市教育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 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力求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决策参考价值。 (1) 坚持立德树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育人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五育”并举的德育工作体系化建设 研究;基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及劳动教育评 价制度构建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等。 (2) 学前教育资源扩大、配置优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研究;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估体系和监管体系研究;落实教育发 展保障行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及具 体实践研究;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优化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等。 (3) 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区域化动态调整机制研究;职业教 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三 教融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相互融通)机制研究等。 (4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政策研究;教育与康 复相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研究 等。 2. 管理类研究要立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育治理结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广泛应用,着力于管理模式创新和各项教育政策的 有效落实,促进教育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1) 教育“管办评”分离体制机制下教育治理方式和手段 的创新研究;基于《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学校管理研究; “智慧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学校安全及体育运动中的风险防控研究。 (2) 普通高中选课制、走班教学、分层教学的实施、评价及管理研究;安徽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的实施与管理研 究;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初中课程实施和高中阶段招 生录取办法的研究等。 (3)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师德标准、师风建设与评价研究;区域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研究;职业学校“双师型” 教师有效培养的研究;高等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远程培训机构 协同支持教师、校长专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具体措施研究。 3 .课程与教学类研究要突出对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基于新课程、新标准、新环境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1)互联网时代及“智慧学校”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 方法创新研究;加强“在线课堂” “专递课堂”等优质教育资源 —3 — 共享平台建设及促进应用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和技术类课程的整 合实施研究;实践(实验、实训)教学研究等。 (2) 新版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与评价研究;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 教学等教学模式研究;职业教育及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建 设研究;幼儿园科学保教模式的实践研究等。 (3) 分层递进、有机衔接、资源整合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研究;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劳动教育等专题教育及其与学科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等。 (三) 申报人认真做好课题论证和研究设计;填写统一规格 的《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一式两份),申报人所在单位应认真审核并签署意见。申请人所在单位要对课题负 责人的政治表现、业务及学术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核,承诺提供研 究条件和承担课题管理职责。申报材料必须符合统一规格,并以 A4纸打印。选题不在研究范围、申报人不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材 料不合规范的,将不予立项。 : (四) 为避免立项课题因负责人的变动而影响课题研究工 作,课题组实行双负责人制,即每个课题组在申报时必需明确两名课题负责人。 三、申报办法 (一)课题申报采取单位或个人申请,由县区教研室或市直 学校统一报送,不单独接收个人申请材料。各县区(市直学校)申报工作由所在县区教研室(市直学校)具体组织。申报人将填 —4 — 写好并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的申请书(一式两份)报所在县区教 研室(市直学校),县区教研室(市直学校)要对申报课题逐一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并签署意见后汇总报送市教科所(报送一份, 各县区留存一份)。其中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不超 过60项,高新区不超过40项,亳州一中、亳州幼儿师范学校、亳州中药科技学校、亳州十八中不超过15项,亳州电大、亳州 工业学校、亳州十九中、亳州特教学校不超过5项。 (二) 申报工作结束后,市教科所将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评审。 批准立项的课题,按照《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印发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教科研函(2020 ) 7号) 要求实施管理。 (三) 市教科所受理申报时间为6月5日至10日。各县区 和市直学校应据此安排,组织好本地、本单位的申报和初审工作。 电子版发送至邮箱:bzktgzoJsina. come联系人:张迪,电话: 5125183。 附件:1 .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 2.2020年亳州市课题立项申请汇总表 附件1 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学科分类 课题名称 申请人(课题负责人) 签名: 申请日期 年 月 课题名称
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证等) 课题组分工情况
附件2
注:学段填写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幼儿园。学科分类填写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综合、心理健康、音乐、美术、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等。课题组成员需填写完整。(汇总表使用EXCEL表格报送) 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0年5月19日印发 |